跳至主要內容 跳至主選單

藝術

天地太龢 ─ 饒宗頤百壽百聯特展

日期: 2015年9月5日 - 9月9日(二樓展廳)
2015年9月10日 - 9月25日(三樓展廳)
地點: 廣東畫院(廣東省廣州市人民北路873號)
主辦: 廣東畫院、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
協辦: 廣州市饒宗頤學藝館、嶺東美術館、廣東墨高美術館、嶺南美術出版社
 

 

代序:聯意書情    文/鄧偉雄

“楹聯”這種文體,始成於明代,大盛於清代。清代的文人,不論是否為書法家,都有這種文體的創作,而大多數都會寫一些楹聯作為送人的禮物或裝飾自己的家居所用。像李葂送給鄭板橋作為生辰禮物的“三絕詩書畫,一官歸去來”,成為當時揚州的佳話,而這十個字也很準確地概括了鄭板橋的一生。到了近代,楹聯亦成為了最受人歡迎的一種書法體裁,近現代書法家無不精於此道,饒宗頤教授也不例外。

現今所能見到饒教授最早的書跡,就是他寫在潮州故居花園中的聯語:“山不在高洞宜深石宜怪,園須脫俗樹欲古竹欲疏”。至於他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所書之楹聯,更是各體兼備,不論是甲骨、簡帛、金文、篆、隸、楷、行、草書體,無不有之。而這些楹聯之中,有逾丈巨聯,亦有高一尺、寬寸余的小聯。這些對聯不少收入在《饒宗頤書道創作匯集》中的《書韻聯情》及《雄奇書勢》之中。

廣東畫院為慶賀饒教授百歲壽辰,特舉辦他的百聯展覽,並將出版圖錄,故謹略記饒教授書寫聯句的情況,以代序言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天地太龢,龢樂如一    文/洪楚平

人間正氣,天地太龢。殷代有人面方鼎銘“大禾”,我院藝術顧問、香港大學饒宗頤教授識曰:“‘大禾’示天有年也,可讀為‘太龢’。易幹卦,保合太龢,乃利貞。”宋代大儒朱熹曰:“天地之大德曰生,人受天地之氣而生。故此心必仁,仁則生矣。”饒宗頤教授大德大仁,已屆百歲壽辰,特選集百聯舉辦展覽:一表賀壽,二為後學高山仰止,三乃與眾同樂也。

楹聯作為文學藝術體裁之一,也稱楹帖、對聯、對子。最早的楹聯據載是五代後蜀國主孟昶所寫的“新年納余慶,嘉節號長春。”清道光年間梁章鉅匯集《楹聯叢話》十二卷,自序雲:“楹聯之制,殆無有美富於此時者。”陳繼昌為之序曰:“片辭數語,著墨不多,而巍然薈萃之余,足以忠孝廉節之悃,百世常新;廟堂瑰瑋之觀,千裏如見。可箴可銘,不殊負笈趨庭也,紀勝紀地,何啻梯山航海也。詼諧亦寓勸懲,欣戚胥關名教。草茅昧於掌故者,如探石室之司矣;膾炙遍於士林者,可作家珍之數矣。”饒公在《選堂書楹聯初集》小引曰:“晚唐人為詩,獨嗜摘句,縱語非驚人,而意必警策。又況繡以鞶帨,綴為儷言,論風格或雅健而雄深,揆文情覆清新而雋拔,書懸諸壁,更自可人。余少習各體書,於楹聯好之尤篤。藝蘭之暇,煮石未疏,霜毫早禿,寸陰是競。常對曩賢佳句,如瓔珞之足移我情。頗喜筆陣縱橫,比檹檀自堪托清興。”饒公楹聯,可媲美前賢,更是可意可珍。吾之好此,首先緣於求學中山大學中國漢語言文學系,四載康樂園,文學多得益於王起教授等,書法多得益於容庚、商承祚教授等,深契劉勰《文心雕龍》所言:“深文隱蔚,余味曲包。辭生互體,有似變爻。言之秀矣,萬慮一交。動心驚耳,逸響笙匏。”讀書習字,時常摘錄古典詩文雋句。二是大學畢業後任職於廣東省政協,六榕樹下靜修六載,結識賴少其、秦咢生、莫仲予等書畫名家,並得其贈聯。時吳南生主席也頗喜收藏及書寫楹聯,時常受其教諭,乃“見賢思齊”,漸成嗜好。三是得鄧偉雄博士所贈《選堂書楹聯初集》《選堂書法叢刊》《饒宗頤書道創作匯集》等書籍,更得饒公贈聯:“精神到處文章老,學問深時意氣平”;“蓄素守中,所思不遠;返虛入渾,其聲愈希。”前為吾之座右銘,後嵌吾之書齋名“遠希堂”。無論麓湖之畔,還是流花湖之濱,靜坐書齋中,“藹乎若春風中坐,皎然在玉山上行”,當此之時,心無罣礙,潛心向學,乃豁然貫通。


 

http://mp.weixin.qq.com

 

物外得朝徹   時中協太和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白雲終日傍   青山總不知